在信任与陪伴中启程——上海纽约大学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现场回顾

上海纽约大学迎来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届本科新生,6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们齐聚申城。8月24日,迎新周的传统环节——新生家长见面会也如期举行。校长童世骏、常务副校长雷蒙,以及教务长吴蓓出席活动,向新生家庭表达祝福和寄语。相关职能部门的老师、校友及在校生家长真诚地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与感悟。

见面会由上海纽约大学基金发展部的刘青老师主持。三位来自职能部门的老师率先介绍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资源和支持。

学业咨询办公室的王忞青老师提到,团队中的15位学业顾问将从新生入学伊始,便一路陪伴同学们顺利度过各个重要阶段,从学业规划、课程和专业选择、政策解读、海外学习,直至研究生申请,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金桐老师向家长们重点介绍了学术资源中心的“朋辈助教”项目:大二至大四的优异学生将为所有同学提供30余门课程的课外辅导,激发同学间的互相探讨与突破。结合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的一系列工作坊,培养学生成为涉猎广泛、独立自信的终身学习者。

职业发展中心同样为学生们提供贯穿大学生涯的定制化就业指导与职业道路规划,引导他们确立个人兴趣和阶段目标,并最终实现职业追求。团队通过数智化发展以及校友、雇主生涯生态圈的建设,使得全球各地的行业讯息和职业发展资源触手可及。谷雨薇老师向家长展示了2025届学生的毕业去向,虽然数据尚未收集完毕,但其中已不乏顶尖高校、行业领头企业和跨国机构。毕业生们的发展轨迹也十分多元,包括继续攻读硕博学位、加入全球奖学金项目、入职名企和创新创业等。

三个部门紧密协同合作,覆盖学业、就业和自我拓展,为学生们的大学体验增添深度与广度。三位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在任何阶段都积极沟通,及时寻求建议和辅助,最大化地利用学校所给予的支持。

左起:刘青、王忞青、金桐、谷雨薇

随后,三位上纽大校友和一位在校生家长则以亲身经历和感受为听众们描绘了丰富多元的大学生活蓝图。

2027届学生家长王硕刚刚在机场送别了前往纽约进行一年海外学习的儿子。他真切地回顾了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欣喜地见证了孩子在“高手如云”的上纽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变得更积极主动。儿子王朝鸣主修商学与金融专业,辅修数学,还投身于各类实践活动,尤其从校友导师项目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成长机会。王硕高度认可学校开放、支持的氛围,他认为:“只要学生愿意参与,就能在学业、生活和职业规划方面获得多渠道的帮助。”

去年就担任分享嘉宾的刘浩铭是2023届校友,现为上纽大与纽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主攻 AI 生成式模型方向。吸引他始终留在纽约大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多元化认知体系。他深信,心灵上的成长、广博的积淀与多元的发展是大学生活中最应当关注的方面。他特别提到大一学年的特色课程——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PS),认为所学的知识可能在当下并不能被立刻感知到,但对长远的发展具有深刻价值。

2022届校友包涵丹毕业后前往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攻读会计硕士,目前在上海一家外资公司从事投资相关业务。她对GPS课程带来的收获深表认同,并回顾了自己在课堂与球场上的双重成长经历。本科主修金融学的她,在大二下学期便成为教授的研究生助理,从这段经历中获益良多。她还长期担任校网球队的队长,在各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她鼓励新生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多栖发展。

同届校友丁元朝毕业后也选择Stern继续深造。他分享了本科时从生物学转金融与数据科学双专业的纠结和煎熬,也庆幸于学校灵活的专业制度和学业顾问的倾力支持,让自己有了珍贵的试错机会,并最终找到更适合的发展方向。学习之外,他也在多个学生和校友团队任职,积累了独立策划和对外沟通的经验。上海纽约大学所培养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被他视作“最重要的财富”。

谈及“上纽关键词”,校友们给出:充实、自信、传承、多元化、自律、机遇、体验和扶持。而在家长代表王先生看来,最重要的是——放手。“孩子的未来可期,相信学校,我们拥有的是中国心,而上纽大会帮助我们一起拓开孩子们的世界之眼。”

左起:刘青、丁元朝、包涵丹、刘浩铭、王硕

童世骏校长随后呼吁家长帮助孩子主动、独立地用好上海纽约大学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把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转化成能够为成长和学习所收益的资源。他强调:“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也就是说孩子的健康最重要。他们可能会碰到挫折,他们的表现有可能不如你们原来所设想的那么理想,但是千万要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

校长 童世骏

常务副校长雷蒙祝贺所有新生脱颖而出,会师上纽大,这不仅是孩子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家长的鼎力支持。他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接受风险和错误,成为拥有专业技能和广泛知识、无惧各种挑战的全球人才。雷蒙校长与在座家长相约在2029年的毕业典礼重聚,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成功。

常务副校长 雷蒙

刚刚履新的教务长吴蓓教授专程从纽约赶来。同样作为上纽大家庭的新成员,她又以母亲的视角,充分共情家长的自豪与忐忑。她坦言,未来四年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她也请家长放心,学校已建立了完善的支持体系,“在上海纽约大学,他们不会孤单,我们的教授、导师和工作人员会一直陪伴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向,同时我的办公室大门也永远向学生敞开。”

教务长 吴蓓

同一时段,学校还举办了国际生家长见面会,以增进国际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和互动。